曰肥老太视频日本|思思99re6国产在线播放|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中文免费|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动漫

      1. <acronym id="qd65s"></acronym>
        <acronym id="qd65s"></acronym>
        <acronym id="qd65s"></acronym>
        1. <sup id="qd65s"></sup>

            二維碼

           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

            Top
           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
           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
           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
           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
            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
             焦作晚報 “焦作+”客戶端
            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
             網上投稿 記 協(xié) 訂報服務
              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 焦作網 > 新聞推薦 > 副頭條 > 正文

            新聞推薦

            人民日報:房子必須給人住 高房價是不可承受之重
            更新時間:2010-10-21 9:05:56    來源:人民日報
            人民圖片供圖

              9月底,有關部門出臺旨在細化房地產調控“國十條”落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,再度給今年以來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加碼。政策出臺,及時遏制了8月份以來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(xiàn)的過熱跡象,使調控的效果得以進一步顯現(xiàn)。

              在市場普遍懷疑本輪調控又將以“屢調屢漲”的局面結束時,國家再次給調控加碼,彰顯了調控取得成功的決心。但另一個問題逐漸凸現(xiàn),近年來,為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,“國六條”、“國八條”、“國十條”等短期政策不斷出臺,但政策被市場消化的節(jié)奏越來越快,使人們對調控的效果普遍感到心里沒底。因此,在出臺短期政策之外,加快推進長期制度改革、去除積弊、尋找改革新出路迫在眉睫。

              要推進相關制度改革,就要厘清“房子是什么,土地值幾何,政府職責何在”等最基本的問題。本版從今天起推出“深入看樓市”欄目,深入分析理性看待上述問題,推進房地產市場長期性、根本性制度建設。

              ——編者

              特殊國情和快速城市化階段,住房必須“給人住”

              “你買房了嗎?”

              “房價要漲到什么時候?”

              “調控會把房價降下來嗎?”

              盡管“商品房”、“房價”這些詞出現(xiàn)在中國人的生活中,只是近十幾年的事情。但最近幾年,房價過高的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普遍關注,“房子”幾乎成了人們在各種場合談論最多的話題。2009年,電視連續(xù)劇《蝸居》播出后在廣大觀眾中引起熱議,甚至成為一個社會現(xiàn)象。正是因為它折射出在高房價的背景下,都市無房族的困惑與無奈。

              “當前這個時期,是住房問題最突出的時期,事關千家萬戶的安居問題,因此格外受到關注!弊》亢统青l(xiāng)建設部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
              新中國成立后很長一個時期,我國實行的是福利分房制度。雖然名義上是免費住房,但由于供應嚴重不足,人們總體居住條件長期得不到改善,筒子樓、大雜院、三代同居一室的情景,很多人記憶猶新。到1978年,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僅6.7平方米。

              改革開放30年來,尤其是1998年停止住房實物分配,全面推進城鎮(zhèn)住房制度改革后的10多年來,城鎮(zhèn)居民住房條件有了明顯改善。到2009年底,城市人均住房面積已近30平方米,住房的嚴重短缺有了很大程度緩解,大部分家庭都擁有了自有住房。

              然而,在城鎮(zhèn)化進入快速發(fā)展階段的背景下,由于住房需求持續(xù)增加,住房問題的壓力在較長時期內仍然存在。

              據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上述負責人介紹,2009年中國城鎮(zhèn)化發(fā)展水平達到46.6%,保守估計,到2020年我國城市化率將達到55%。按照相關規(guī)劃,未來10年中國的人均居住面積將達到35平方米,而2008年這一數(shù)字為28平方米左右。這意味著未來10年全國城市住宅的需求會達到42億平方米,相當于每年新增4.2億平方米。如果考慮到2020年中國總體上的城市化率將達到55%左右,平均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,那么加上這部分新增城市人口,未來每年產生的真實住宅需求將在8億平方米左右。對住房供應是個巨大的壓力。

              “可以說,我國城鎮(zhèn)住房存在著‘絕對短缺’。”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認為,自1999年以來,中國在城鎮(zhèn)中建了將近80億平方米的新房,大概7000萬套新房,相當于我國2008年2億城鎮(zhèn)家庭的35%住了新房。但即便如此,每百戶城鎮(zhèn)家庭中,每年也只能有3到4戶住進新房。這種“絕對短缺”得經過20年到30年的艱苦努力才能消除,在相當長的時期內,住房供應還需要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,才能滿足城鎮(zhèn)居民對住房的需求。

              一方面是需求持續(xù)上升,另一方面,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決定了保護耕地是重要國策,不能無節(jié)制地拓展城市、占用土地,土地資源的有限性、城市空間的有限性和住房需求膨脹的矛盾會長期突出。

              此外,我國房地產市場發(fā)展歷史只有10多年,體制機制還不健全。過去10年較為重視通過房地產市場解決住房需求,面向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性住房供應不足,欠賬過多,造成住房供應結構失衡。

              近年來房價快速上漲,又導致一些大城市,中等收入家庭買不起房,近年來央行定期公布的針對儲戶的調查中,認為“當前房價過高”的居民始終保持在70%以上。種種因素交織,使得住房問題在近幾年集中凸顯,成為社會熱點。

              “快速城鎮(zhèn)化階段,大量居民需要改善住房條件,以及人多地少的特殊國情,決定了我國的住房制度發(fā)展,不能走高房價、高泡沫、高耗能、大戶型的道路,應該以滿足居民自住為主要目標!弊》亢统青l(xiāng)建設部部長姜偉新說。

              高房價是“不可承受之重”,調控體現(xiàn)住房消費品特性

              住房建設以滿足居民自住為主要目標,也就是說,房子蓋了應該用于居住,而不是投資炒作。然而,在一些城市,一邊是需要住房的大量居民買不起房,另一邊則是許多房屋空置,購房者買了房并沒有用于居住。

              住房既是消費品,也是投資品,近年來這樣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!暗窃诋斍暗闹袊,更需要住房體現(xiàn)消費品特性,主要用于居住。”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,此前一段時期房地產的投資品特性過于濃厚,使得房地產市場充滿投機氣氛,導致房價在短期內過快上漲。

              “蝸居”、“蟻族”、“房奴”、“裸婚”……近幾年這些熱門詞匯的流行,說明高房價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“不可承受之重”。

              巴曙松認為,今年以來以“國十條”為代表的房地產調控,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增加供給、打擊投機,目的正在試圖推動房地產回歸消費品特性,調控的方向符合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。

              在調控初現(xiàn)成效的情況下,8月份起,由于部分區(qū)域房價下降,樓市需求有所回暖。巴曙松認為,在一定程度上,這是調控政策引向深入的表現(xiàn)。開發(fā)商資金壓力加大,降價銷售動力強化,樓市存量不斷增加。因此房價出現(xiàn)下調,并引發(fā)需求釋放、成交量上升,實際上這輪市場反彈是由自住型需求推動的,正是體現(xiàn)了住房的消費品特性。

              但9月份以來,部分城市再度出現(xiàn)量價快速上漲的現(xiàn)象,樓市重現(xiàn)過熱苗頭。9月底,有關部門再次出臺五項措施,如要求停止對購買第三套房發(fā)放貸款,購房首付提高到30%,部分城市限制新購房套數(shù)等。10月份,市場再度降溫。

              “五項措施的指向非常明確,就是進一步嚴厲的抑制投機!弊》亢统青l(xiāng)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認為,“比如停止發(fā)放第三套房貸,如果不能貸款,對炒房人而言,炒房的成本和風險就會大大增加,會撤出市場。”

              同時,從去年底本輪調控啟動之初,就始終強調要努力增加供應,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供應。隨著調控政策落實,土地供應持續(xù)增加、樓市供不應求的情況有所緩解,房價上漲預期得到遏制,投機性需求被有效抑制甚至離場。住房回歸消費品特性的轉變正越來越明顯。

              改革住房供應體系,增加公租房比例,給市場一個穩(wěn)定預期

              短期調控政策穩(wěn)住了市場預期,為長期制度改革換來了時間和空間。“這幾年出臺的調控政策被市場消化的節(jié)奏越來越快,后續(xù)的制度改革應該及時跟上,才能保持住調控的效果不被再次削弱!比珖ど搪(lián)房地產商會秘書長聶梅生說。

              要讓住房更多體現(xiàn)消費特性,滿足老百姓的居住需求,首先要在住房供應體系的建設上下功夫。房改初期,我國曾提出“構建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住房供應體系”,然而在后期的執(zhí)行過程中,卻演變?yōu)槭袌龌纳唐贩繛橹鳌?BR>
              “如果市場上只有商品房,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,必然是價高者得!标惢凑f,“住房供應相關政策必須向中低收入家庭傾斜!

              “近兩年國家支持大力發(fā)展公共租賃房非常好,應該增加公租房在住房供應中的比重,為轉變住房供應模式尋找新的出路!甭櫭飞硎,當公共租賃房形成一定規(guī)模時,可以由政府背景的機構持有并出租房屋,面向中低收入和新就業(yè)人群供應,整個住房供應體系就可能演變?yōu)槭袌龌A上的“B to C”模式。這種模式可以將住房資源有效地分配給需要住房的人,實現(xiàn)住房的消費品屬性。對平抑房價、增加供應、穩(wěn)定預期都有巨大意義。

              據聶梅生介紹,隨著國家對投資型購房需求的抑制,商品房市場增量型、擴張型的發(fā)展模式會走到頭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(fā)商愿意加入政府的公租房建設,公租房發(fā)展完善,有可能形成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的開發(fā)模式。一旦開發(fā)商介入,公租房建設的資金難題將迅速得以緩解。這還需要政府推動,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以及發(fā)展公租房建設基金。最近工商聯(lián)和建行等機構正在商討,由一批龍頭開發(fā)商出資成立公租房發(fā)展基金,大規(guī)模參與公租房建設,將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引導進入保障性住房建設。

              在商品房建設方面,要更好的發(fā)揮住房的消費品特性,就必須多建設中小套型、中低價位的普通商品房,讓人們既買得起,又住得舒適。2006年我國曾出臺過著名的“90/70”政策,即要求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戶型住房建設規(guī)模不得少于70%。政策出發(fā)點十分好,但由于一直缺乏配套措施支持,以及政策本身在操作層面的難度,如今已經不了了之。中國房地產協(xié)會有關專家認為,在住房中長期規(guī)劃的編制中,仍應強調建設中小戶型商品房,適當提高商品房小區(qū)的容積率上限,同時明確限制大戶型住房的發(fā)展,建議通過土地出讓、財稅等政策,增強可操作性。

              在供應端進行改革的同時,也要在需求端繼續(xù)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。聶梅生認為,當前除了信貸手段以外,抑制投資投機的還是主要靠行政手段,不利于形成穩(wěn)定的預期。建議盡快明確房產稅的時間表,增加投資者的持有成本,才能從根本和長遠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,從而更好的體現(xiàn)住房的消費特性,也能盡早給開發(fā)商和公眾一個穩(wěn)定的預期。

              “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不征收不動產稅的國家!眹鴦赵喊l(fā)展研究中心有關專家表示,“這使擁有或囤積大量住房的成本過低,也助長了投機!痹谟嘘P部門近期出臺的“五項措施”中,已經明確提出將房地產稅試點逐步推廣到全國。一邊努力增加公共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供應,一邊用經濟手段長遠地抑制投機需求,住房才能真正成為供老百姓居住的“家”。
            文章編輯:張菊嬌 
 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:

            本網所有稿件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。
           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如有異議請聯(lián)系我們即可處理。
            刊發(fā)、轉載的稿件,作者可聯(lián)系本網申領稿酬。


            人民日報:房子必須給人住 高房價是不可承受之重
            2010-10-21 9:05:56    來源:人民日報
            人民圖片供圖

              9月底,有關部門出臺旨在細化房地產調控“國十條”落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,再度給今年以來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加碼。政策出臺,及時遏制了8月份以來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(xiàn)的過熱跡象,使調控的效果得以進一步顯現(xiàn)。

              在市場普遍懷疑本輪調控又將以“屢調屢漲”的局面結束時,國家再次給調控加碼,彰顯了調控取得成功的決心。但另一個問題逐漸凸現(xiàn),近年來,為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,“國六條”、“國八條”、“國十條”等短期政策不斷出臺,但政策被市場消化的節(jié)奏越來越快,使人們對調控的效果普遍感到心里沒底。因此,在出臺短期政策之外,加快推進長期制度改革、去除積弊、尋找改革新出路迫在眉睫。

              要推進相關制度改革,就要厘清“房子是什么,土地值幾何,政府職責何在”等最基本的問題。本版從今天起推出“深入看樓市”欄目,深入分析理性看待上述問題,推進房地產市場長期性、根本性制度建設。

              ——編者

              特殊國情和快速城市化階段,住房必須“給人住”

              “你買房了嗎?”

              “房價要漲到什么時候?”

              “調控會把房價降下來嗎?”

              盡管“商品房”、“房價”這些詞出現(xiàn)在中國人的生活中,只是近十幾年的事情。但最近幾年,房價過高的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普遍關注,“房子”幾乎成了人們在各種場合談論最多的話題。2009年,電視連續(xù)劇《蝸居》播出后在廣大觀眾中引起熱議,甚至成為一個社會現(xiàn)象。正是因為它折射出在高房價的背景下,都市無房族的困惑與無奈。

              “當前這個時期,是住房問題最突出的時期,事關千家萬戶的安居問題,因此格外受到關注!弊》亢统青l(xiāng)建設部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
              新中國成立后很長一個時期,我國實行的是福利分房制度。雖然名義上是免費住房,但由于供應嚴重不足,人們總體居住條件長期得不到改善,筒子樓、大雜院、三代同居一室的情景,很多人記憶猶新。到1978年,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僅6.7平方米。

              改革開放30年來,尤其是1998年停止住房實物分配,全面推進城鎮(zhèn)住房制度改革后的10多年來,城鎮(zhèn)居民住房條件有了明顯改善。到2009年底,城市人均住房面積已近30平方米,住房的嚴重短缺有了很大程度緩解,大部分家庭都擁有了自有住房。

              然而,在城鎮(zhèn)化進入快速發(fā)展階段的背景下,由于住房需求持續(xù)增加,住房問題的壓力在較長時期內仍然存在。

              據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上述負責人介紹,2009年中國城鎮(zhèn)化發(fā)展水平達到46.6%,保守估計,到2020年我國城市化率將達到55%。按照相關規(guī)劃,未來10年中國的人均居住面積將達到35平方米,而2008年這一數(shù)字為28平方米左右。這意味著未來10年全國城市住宅的需求會達到42億平方米,相當于每年新增4.2億平方米。如果考慮到2020年中國總體上的城市化率將達到55%左右,平均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,那么加上這部分新增城市人口,未來每年產生的真實住宅需求將在8億平方米左右。對住房供應是個巨大的壓力。

              “可以說,我國城鎮(zhèn)住房存在著‘絕對短缺’!弊》亢统青l(xiāng)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認為,自1999年以來,中國在城鎮(zhèn)中建了將近80億平方米的新房,大概7000萬套新房,相當于我國2008年2億城鎮(zhèn)家庭的35%住了新房。但即便如此,每百戶城鎮(zhèn)家庭中,每年也只能有3到4戶住進新房。這種“絕對短缺”得經過20年到30年的艱苦努力才能消除,在相當長的時期內,住房供應還需要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,才能滿足城鎮(zhèn)居民對住房的需求。

              一方面是需求持續(xù)上升,另一方面,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決定了保護耕地是重要國策,不能無節(jié)制地拓展城市、占用土地,土地資源的有限性、城市空間的有限性和住房需求膨脹的矛盾會長期突出。

              此外,我國房地產市場發(fā)展歷史只有10多年,體制機制還不健全。過去10年較為重視通過房地產市場解決住房需求,面向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性住房供應不足,欠賬過多,造成住房供應結構失衡。

              近年來房價快速上漲,又導致一些大城市,中等收入家庭買不起房,近年來央行定期公布的針對儲戶的調查中,認為“當前房價過高”的居民始終保持在70%以上。種種因素交織,使得住房問題在近幾年集中凸顯,成為社會熱點。

              “快速城鎮(zhèn)化階段,大量居民需要改善住房條件,以及人多地少的特殊國情,決定了我國的住房制度發(fā)展,不能走高房價、高泡沫、高耗能、大戶型的道路,應該以滿足居民自住為主要目標!弊》亢统青l(xiāng)建設部部長姜偉新說。

              高房價是“不可承受之重”,調控體現(xiàn)住房消費品特性

              住房建設以滿足居民自住為主要目標,也就是說,房子蓋了應該用于居住,而不是投資炒作。然而,在一些城市,一邊是需要住房的大量居民買不起房,另一邊則是許多房屋空置,購房者買了房并沒有用于居住。

              住房既是消費品,也是投資品,近年來這樣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!暗窃诋斍暗闹袊,更需要住房體現(xiàn)消費品特性,主要用于居住。”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,此前一段時期房地產的投資品特性過于濃厚,使得房地產市場充滿投機氣氛,導致房價在短期內過快上漲。

              “蝸居”、“蟻族”、“房奴”、“裸婚”……近幾年這些熱門詞匯的流行,說明高房價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“不可承受之重”。

              巴曙松認為,今年以來以“國十條”為代表的房地產調控,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增加供給、打擊投機,目的正在試圖推動房地產回歸消費品特性,調控的方向符合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。

              在調控初現(xiàn)成效的情況下,8月份起,由于部分區(qū)域房價下降,樓市需求有所回暖。巴曙松認為,在一定程度上,這是調控政策引向深入的表現(xiàn)。開發(fā)商資金壓力加大,降價銷售動力強化,樓市存量不斷增加。因此房價出現(xiàn)下調,并引發(fā)需求釋放、成交量上升,實際上這輪市場反彈是由自住型需求推動的,正是體現(xiàn)了住房的消費品特性。

              但9月份以來,部分城市再度出現(xiàn)量價快速上漲的現(xiàn)象,樓市重現(xiàn)過熱苗頭。9月底,有關部門再次出臺五項措施,如要求停止對購買第三套房發(fā)放貸款,購房首付提高到30%,部分城市限制新購房套數(shù)等。10月份,市場再度降溫。

              “五項措施的指向非常明確,就是進一步嚴厲的抑制投機!弊》亢统青l(xiāng)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認為,“比如停止發(fā)放第三套房貸,如果不能貸款,對炒房人而言,炒房的成本和風險就會大大增加,會撤出市場!

              同時,從去年底本輪調控啟動之初,就始終強調要努力增加供應,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供應。隨著調控政策落實,土地供應持續(xù)增加、樓市供不應求的情況有所緩解,房價上漲預期得到遏制,投機性需求被有效抑制甚至離場。住房回歸消費品特性的轉變正越來越明顯。

              改革住房供應體系,增加公租房比例,給市場一個穩(wěn)定預期

              短期調控政策穩(wěn)住了市場預期,為長期制度改革換來了時間和空間!斑@幾年出臺的調控政策被市場消化的節(jié)奏越來越快,后續(xù)的制度改革應該及時跟上,才能保持住調控的效果不被再次削弱!比珖ど搪(lián)房地產商會秘書長聶梅生說。

              要讓住房更多體現(xiàn)消費特性,滿足老百姓的居住需求,首先要在住房供應體系的建設上下功夫。房改初期,我國曾提出“構建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住房供應體系”,然而在后期的執(zhí)行過程中,卻演變?yōu)槭袌龌纳唐贩繛橹鳌?BR>
              “如果市場上只有商品房,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,必然是價高者得!标惢凑f,“住房供應相關政策必須向中低收入家庭傾斜。”

              “近兩年國家支持大力發(fā)展公共租賃房非常好,應該增加公租房在住房供應中的比重,為轉變住房供應模式尋找新的出路。”聶梅生表示,當公共租賃房形成一定規(guī)模時,可以由政府背景的機構持有并出租房屋,面向中低收入和新就業(yè)人群供應,整個住房供應體系就可能演變?yōu)槭袌龌A上的“B to C”模式。這種模式可以將住房資源有效地分配給需要住房的人,實現(xiàn)住房的消費品屬性。對平抑房價、增加供應、穩(wěn)定預期都有巨大意義。

              據聶梅生介紹,隨著國家對投資型購房需求的抑制,商品房市場增量型、擴張型的發(fā)展模式會走到頭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(fā)商愿意加入政府的公租房建設,公租房發(fā)展完善,有可能形成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的開發(fā)模式。一旦開發(fā)商介入,公租房建設的資金難題將迅速得以緩解。這還需要政府推動,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以及發(fā)展公租房建設基金。最近工商聯(lián)和建行等機構正在商討,由一批龍頭開發(fā)商出資成立公租房發(fā)展基金,大規(guī)模參與公租房建設,將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引導進入保障性住房建設。

              在商品房建設方面,要更好的發(fā)揮住房的消費品特性,就必須多建設中小套型、中低價位的普通商品房,讓人們既買得起,又住得舒適。2006年我國曾出臺過著名的“90/70”政策,即要求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戶型住房建設規(guī)模不得少于70%。政策出發(fā)點十分好,但由于一直缺乏配套措施支持,以及政策本身在操作層面的難度,如今已經不了了之。中國房地產協(xié)會有關專家認為,在住房中長期規(guī)劃的編制中,仍應強調建設中小戶型商品房,適當提高商品房小區(qū)的容積率上限,同時明確限制大戶型住房的發(fā)展,建議通過土地出讓、財稅等政策,增強可操作性。

              在供應端進行改革的同時,也要在需求端繼續(xù)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。聶梅生認為,當前除了信貸手段以外,抑制投資投機的還是主要靠行政手段,不利于形成穩(wěn)定的預期。建議盡快明確房產稅的時間表,增加投資者的持有成本,才能從根本和長遠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,從而更好的體現(xiàn)住房的消費特性,也能盡早給開發(fā)商和公眾一個穩(wěn)定的預期。

              “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不征收不動產稅的國家!眹鴦赵喊l(fā)展研究中心有關專家表示,“這使擁有或囤積大量住房的成本過低,也助長了投機!痹谟嘘P部門近期出臺的“五項措施”中,已經明確提出將房地產稅試點逐步推廣到全國。一邊努力增加公共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供應,一邊用經濟手段長遠地抑制投機需求,住房才能真正成為供老百姓居住的“家”。

            文章編輯:張菊嬌 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版權聲明 | 焦作日報社簡介 | 焦作網簡介 | 網上訂報 | 聯(lián)系我們
            版權所有: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        《焦作日報》遺失聲明熱線:(0391)8797096 郵編:454002
           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(0391)8797000 舉報郵箱:jzrbcn@163.com
            河南省“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”專項整治工作熱線:0371-65598032 舉報網站:www.henanjubao.com
           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(lián)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
           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1120180801
            地址: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(yè)·國貿大廈 


      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            版權所有: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       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1120180801 電話:(0391)8797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