曰肥老太视频日本|思思99re6国产在线播放|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中文免费|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动漫

      1. <acronym id="qd65s"></acronym>
        <acronym id="qd65s"></acronym>
        <acronym id="qd65s"></acronym>
        1. <sup id="qd65s"></sup>

            二維碼

           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

            Top
           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
           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
           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
           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
            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
             焦作晚報 “焦作+”客戶端
            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
             網上投稿 記 協(xié) 訂報服務
              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 焦作網 > 時政要聞 > 正文

            時政要聞

            3·8婦女節(jié)|新時代 新女性 新作為
            更新時間:2023-3-8 9:11:37    來源:河南日報

            1.png

              3月7日,本報邀請參會女代表來到融媒直播間視頻連線送祝福、拍照留念,一起迎接“三八”國際勞動婦女節(jié)。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杜小偉 董亮 攝

              編者按

              一年一度的“三八”國際勞動婦女節(jié),對于參加全國兩會的河南女性代表委員來說意義非凡,幾乎每年,她們都在履行職責的忙碌中度過自己的節(jié)日。她們是各行各業(yè)的“佼佼者”,是民生問題的“觀察者”,也是群眾心聲的“傳遞者”;她們積極參政議政、建言獻策,展現(xiàn)了新時代女性的智慧和卓越風采,為這場盛會增添了一抹溫柔的亮色。今天,讓我們走近這抹“中原紅”,聆聽“她聲音”。

              小朋友說看書是甜的

              講述人:全國人大代表、內黃縣馬上鄉(xiāng)李石村“微光書苑”創(chuàng)辦人 李翠利

            李翠利.png

              我是內黃縣馬上鄉(xiāng)李石村“微光書苑”的創(chuàng)辦人,也是我們村農家書屋的管理員。十幾年來,因為持續(xù)推廣鄉(xiāng)村閱讀,我先后被授予“全國最美志愿者”“全國三八紅旗手”等30多項榮譽,還當選了全國人大代表。

              2008年,喜歡讀書的我,決定把自家超市最好的位置騰出來,創(chuàng)辦“微光書苑”,讓村民愛上閱讀。剛起步時,我自費購書500余冊,不收取任何費用,“零門檻”推廣鄉(xiāng)村閱讀。

              創(chuàng)辦初期,“微光書苑”無人問津。為了鼓勵村民閱讀,我自費開展借閱送禮品活動,凡是借閱書籍的小朋友可以得到棒棒糖、鉛筆等小禮品,成人借閱則可獲贈毛巾、牙刷等禮品。

              “看書是甜的。”村里的孩子奔走相告,來讀書的人越來越多,閱讀之風在村里逐漸盛行。

              為了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,我不斷購買圖書。后來,我也想方設法募集圖書,從舊書攤、廢品站收購。有一段時間,我騎著三輪車,車上綁著“微光書苑”的噴繪簡介,穿行在縣城的大街小巷收買圖書,逢人便問“你有書嗎?”慢慢地,我的堅持贏得了一些單位、組織和愛心人士的關注和支持,大家紛紛贈書或給予建議、指導。書越來越多了,我又從超市中為“微光書苑”擠出30余平方米的空間,開展閱讀和其他鄉(xiāng)村文化服務活動。

              2013年,村農家書屋與“微光書苑”相融合,“微光書苑”徹底走出書源難以為繼的困境,書籍保有量常年保持在5000冊左右。

              十幾年來,在“微光書苑”,親子閱讀、科學小實驗、民俗傳承等活動已成為固定項目,政策宣傳、影音播放、孝善敬老等文明實踐活動也常年不間斷。截至目前,“微光書苑”已在附近20多個村莊發(fā)展“零門檻”合作店20余家,年均開展各類文化活動40余場次。

              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支持、參與鄉(xiāng)村閱讀推廣和鄉(xiāng)村文化建設,讓農村的書香更芬芳。

              (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謝建曉 李旭兵 整理)

              讓人擁有一技之長是最大的收獲

              講述人:全國人大代表、汝州市家家靚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經理 于莉

            于莉.png

              我從事家政服務業(yè),打掃衛(wèi)生讓別人感到干凈舒服,就是我最大的快樂;讓人擁有一技之長,就是我最大的收獲。今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,我很榮幸也很激動,更感覺到責任重大。

              我是一名80后,2004年大學畢業(yè)后,選擇回到家鄉(xiāng)汝州市工作。2010年,我在懷孕期間,經常和孕婦、寶媽閑聊,得知不少人都為產前產后無人照顧、家里無人打理而犯愁。

              于是,我到鄭州一家家政公司學習后,回汝州租了一間辦公室,成立了家家靚家政服務有限公司。在家人的支持下,我開始了一個人、一部電話、一把掃帚的艱辛創(chuàng)業(yè)。目前,公司已發(fā)展成為擁有300多名員工的綜合性家政服務企業(yè)。

              我發(fā)現(xiàn),許多年齡偏大的女性由于缺乏技術,工作收入不高。為了幫助她們掌握一技之長,我又創(chuàng)辦了汝州市家家靚職業(yè)技能培訓學校,為了降低農村學員的開支,我們把培訓班辦到鄉(xiāng)鎮(zhèn)和村莊。學員結業(yè)后,由學校負責推薦上崗。

              我印象較深的是蟒川鎮(zhèn)牛角嶺村脫貧人員王紅利,她在家門口參加了培訓班,學會了手工編織和面點制作,結業(yè)后和丈夫開起了饅頭店,日子蒸蒸日上。

              目前,我們有家政服務、母嬰護理、養(yǎng)老護理等11個培訓項目,通過理論學習、實踐操作、上崗實習的“一條龍”培訓模式,把家政人員培養(yǎng)成集保潔員、炊事員、服務員于一身的“多面手”。像王紅利一樣,已有2.36萬人在我們的培訓學校接受技能培訓,1.56萬人實現(xiàn)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。

              在參會前,我專門去拜訪了家政同行們,聽了大家對促進家政業(yè)發(fā)展的意見和建議。

              今年全國兩會,我?guī)淼慕ㄗh是進一步加強家政從業(yè)人員的技能培訓,嚴格執(zhí)行等級考核,加大培訓及就業(yè)方面的補貼等。希望培養(yǎng)多技能復合型人才,讓更多群眾實現(xiàn)技能提升、收入增長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

             。ê幽先請罂蛻舳擞浾 張建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冰珂 整理)

              要勇敢地向前奔跑

              講述人: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洛陽理工學院副院長 馬珺

            馬珺.png

              今年是我履職的第6年,我的提案是圍繞黃河流域生態(tài)保護和高質量發(fā)展的法制問題、教育教學和青年學生發(fā)展以及鄉(xiāng)村振興三方面,這和我的職業(yè)、專業(yè)緊密聯(lián)系,也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。

              回首過去5年的履職,我的感受是5年來,全國政協(xié)對地方政協(xié)工作指導越來越有力,政協(xié)系統(tǒng)展現(xiàn)出煥然一新的時代氣質,政協(xié)工作越干越有意思、越干越有勁頭、越干越有新樣子。委員履職方式也越來越豐富、履職熱情越來越高漲,能夠更好發(fā)揮政協(xié)“重要陣地”“重要平臺”“重要渠道”作用。同時,女性政協(xié)委員在政協(xié)這個大平臺上積極協(xié)商、真情建言,充分展現(xiàn)女性委員的政治素養(yǎng)、參政能力、議政水平,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、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
              政協(xié)也是一個作風嚴謹、注重學習、勤于思考、嚴于律己的團隊。2019年10月,我們到平頂山葉縣和魯山縣的貧困村調研。當時已是深秋,很多來自南方的委員沒有想到北方山區(qū)這么冷。晚上氣溫接近零攝氏度,對于他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但是沒有人抱怨,大家直接駐扎在村里和村民同吃同住,扎扎實實地開展調研,甚至休息時也都在溝通調研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和自己的思考。

              我們家是四代政協(xié)人,曾祖父是著名的抗日愛國將領馬占山。四代人的傳承詮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(xié)商制度的凝聚力,也堅定了我的愛國主義信念。同時作為一名女性政協(xié)委員,我希望廣大女同胞自尊自愛、自立自強,面對生活和工作當中的困難不氣餒,要勇敢地向前奔跑,奮斗就會有收獲。

             。ê幽先請罂蛻舳擞浾 李宗寬 郭歌 整理)

              向日葵是我們的班花

              講述人:全國人大代表、南陽市第一中學校教師 郭麗

            郭麗.png

              我叫郭麗,是南陽市第一中學校的一名化學老師。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“選擇我愛的,愛我選擇的”。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(yè),做一名好老師是我最大的心愿。

              從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那天開始,我就常常思考,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代表的我能做些什么?我走訪了多名中小學一線教師,越來越感覺到做好基礎教育責任重大。播好“種子”就是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。

              2003年大學畢業(yè)后,我來到南陽市第一中學校任教。剛上班,學校給我一個艱巨的任務——帶競賽,連續(xù)三年的暑假,都陪著學生在學生宿舍里,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學習。學生們親熱地喊我“麗姐”,我也成為他們無話不談的朋友。

              “要給學生一滴水,需要自己有一桶水”。為了提高自己的專業(yè)能力,我買了不同版本的高中教材和大學教材進行研究,力求知識的系統(tǒng)性、科學性。經常有人問,教了那么多年,你還用備課嗎?每次的課都是不同的,因為不同的學生問題是不一樣的。我對學生們的錯題進行歸類分析,如果備課時我不能想到他們做錯題的原因,就會把他們喊到身邊,仔細詢問一下。因為這樣,不僅能讓孩子們和我交心,教學上也能針對學生特點對癥下藥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              我一直認為,自信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重要保障。我曾經帶的班里有個女同學性格比較內向,和其他同學關系有些緊張。我了解到她喜歡拉小提琴,就讓她每天中午到我的宿舍,拉一會兒小提琴,再學習一會兒。元旦晚會上,她為全班演奏了一首《梁!,技驚四座,她也找回了自信。

              我把向日葵定成了我們的班花,每周給班級買一束向日葵。我對孩子們說,向日葵是一種永遠向著陽光的花,只要我們一起向著陽光奔跑,結果一定是美好的。

              從教20年來,從“麗姐”到“郭媽”,變的是青絲成白發(fā),不變的是對教育的熱愛。今年我有幸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,作為一名基層教師代表,深感責任重大。我一定盡心履職,努力為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(fā)展建言,為祖國培養(yǎng)更多棟梁之材。

             。ê幽先請罂蛻舳擞浾 孟向東 刁良梓 整理)

              以最快速度趕到病人面前

              講述人:全國人大代表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重癥醫(yī)學科主任 陳培莉

            陳培莉.png

              醫(yī)生來晚一秒,患者就多一分危險。忙碌是ICU的醫(yī)護人員工作的常態(tài),半夜接到急救電話是家常便飯,隨時有情況隨時就要出發(fā),必須以最快速度趕到病人面前。

              作為ICU的醫(yī)生,必須知識面廣、醫(yī)術高超,才能擔得起救治重癥病人的重任。我從事醫(yī)療衛(wèi)生工作已經10余年,業(yè)務上精益求精,曾在上海、鄭州等地的醫(yī)院進修學習,2013年,我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德國波恩訪問學習。在疫情防控期間,作為商丘市重癥學科技術帶頭人,我主動參與并主導對重癥患者的救治。同時,作為市級專家組成員,我負責商丘市及商丘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會診及醫(yī)療救治工作,還參與組建重癥救治專家組,接管商丘市立醫(yī)院重癥監(jiān)護室,負責全市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救治及病房管理工作,創(chuàng)造了無一例危重患者死亡、無一名醫(yī)務人員感染的成績。2020年,我們科室14名醫(yī)護人員參加河南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(yī)療隊,馳援武漢大學人民醫(yī)院。

              治病救人是我們醫(yī)護人員一直堅守的理念,特別是作為ICU的醫(yī)生,不到最后一刻,決不輕易言棄。

              為做好“傳幫帶”、培養(yǎng)優(yōu)秀的醫(yī)護人才,我參與建設了商丘市第一家規(guī)范管理的重癥醫(yī)學科和商丘市綜合急診重癥救治體系,不僅搶救了大量的急危重癥病人,還培養(yǎng)了一大批年輕的業(yè)務骨干。特別是擔任商丘市醫(yī)學會重癥醫(yī)學分會主任委員及重癥質控中心主任以來,我將重癥醫(yī)學救治的理念和實踐操作技能傳授給各家醫(yī)院ICU的醫(yī)護人員,助力提升全市重癥救治的整體水平。

              竭盡所能,守護生命之光,這是我的責任,但是對于家人尤其是孩子,我虧欠得很多。既然我選擇了這一行,就必須恪守作為醫(yī)生的職責,始終堅守在護佑生命、救死扶傷的臨床一線。

             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,我一定會盡心履職、為民盡責,為全面推進衛(wèi)生健康高質量發(fā)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
             。ê幽先請罂蛻舳擞浾 李鳳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整理)

            aaa.jpg

            文章編輯:施筱雯 
        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      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沒有了
          • 焦作網免責聲明:

            本網所有稿件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。
           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如有異議請聯(lián)系我們即可處理。
            刊發(fā)、轉載的稿件,作者可聯(lián)系本網申領稿酬。


            3·8婦女節(jié)|新時代 新女性 新作為
            2023-3-8 9:11:37    來源:河南日報

            1.png

              3月7日,本報邀請參會女代表來到融媒直播間視頻連線送祝福、拍照留念,一起迎接“三八”國際勞動婦女節(jié)。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杜小偉 董亮 攝

              編者按

              一年一度的“三八”國際勞動婦女節(jié),對于參加全國兩會的河南女性代表委員來說意義非凡,幾乎每年,她們都在履行職責的忙碌中度過自己的節(jié)日。她們是各行各業(yè)的“佼佼者”,是民生問題的“觀察者”,也是群眾心聲的“傳遞者”;她們積極參政議政、建言獻策,展現(xiàn)了新時代女性的智慧和卓越風采,為這場盛會增添了一抹溫柔的亮色。今天,讓我們走近這抹“中原紅”,聆聽“她聲音”。

              小朋友說看書是甜的

              講述人:全國人大代表、內黃縣馬上鄉(xiāng)李石村“微光書苑”創(chuàng)辦人 李翠利

            李翠利.png

              我是內黃縣馬上鄉(xiāng)李石村“微光書苑”的創(chuàng)辦人,也是我們村農家書屋的管理員。十幾年來,因為持續(xù)推廣鄉(xiāng)村閱讀,我先后被授予“全國最美志愿者”“全國三八紅旗手”等30多項榮譽,還當選了全國人大代表。

              2008年,喜歡讀書的我,決定把自家超市最好的位置騰出來,創(chuàng)辦“微光書苑”,讓村民愛上閱讀。剛起步時,我自費購書500余冊,不收取任何費用,“零門檻”推廣鄉(xiāng)村閱讀。

              創(chuàng)辦初期,“微光書苑”無人問津。為了鼓勵村民閱讀,我自費開展借閱送禮品活動,凡是借閱書籍的小朋友可以得到棒棒糖、鉛筆等小禮品,成人借閱則可獲贈毛巾、牙刷等禮品。

              “看書是甜的!贝謇锏暮⒆颖甲呦喔,來讀書的人越來越多,閱讀之風在村里逐漸盛行。

              為了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,我不斷購買圖書。后來,我也想方設法募集圖書,從舊書攤、廢品站收購。有一段時間,我騎著三輪車,車上綁著“微光書苑”的噴繪簡介,穿行在縣城的大街小巷收買圖書,逢人便問“你有書嗎?”慢慢地,我的堅持贏得了一些單位、組織和愛心人士的關注和支持,大家紛紛贈書或給予建議、指導。書越來越多了,我又從超市中為“微光書苑”擠出30余平方米的空間,開展閱讀和其他鄉(xiāng)村文化服務活動。

              2013年,村農家書屋與“微光書苑”相融合,“微光書苑”徹底走出書源難以為繼的困境,書籍保有量常年保持在5000冊左右。

              十幾年來,在“微光書苑”,親子閱讀、科學小實驗、民俗傳承等活動已成為固定項目,政策宣傳、影音播放、孝善敬老等文明實踐活動也常年不間斷。截至目前,“微光書苑”已在附近20多個村莊發(fā)展“零門檻”合作店20余家,年均開展各類文化活動40余場次。

              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支持、參與鄉(xiāng)村閱讀推廣和鄉(xiāng)村文化建設,讓農村的書香更芬芳。

             。ê幽先請罂蛻舳擞浾 謝建曉 李旭兵 整理)

              讓人擁有一技之長是最大的收獲

              講述人:全國人大代表、汝州市家家靚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經理 于莉

            于莉.png

              我從事家政服務業(yè),打掃衛(wèi)生讓別人感到干凈舒服,就是我最大的快樂;讓人擁有一技之長,就是我最大的收獲。今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,我很榮幸也很激動,更感覺到責任重大。

              我是一名80后,2004年大學畢業(yè)后,選擇回到家鄉(xiāng)汝州市工作。2010年,我在懷孕期間,經常和孕婦、寶媽閑聊,得知不少人都為產前產后無人照顧、家里無人打理而犯愁。

              于是,我到鄭州一家家政公司學習后,回汝州租了一間辦公室,成立了家家靚家政服務有限公司。在家人的支持下,我開始了一個人、一部電話、一把掃帚的艱辛創(chuàng)業(yè)。目前,公司已發(fā)展成為擁有300多名員工的綜合性家政服務企業(yè)。

              我發(fā)現(xiàn),許多年齡偏大的女性由于缺乏技術,工作收入不高。為了幫助她們掌握一技之長,我又創(chuàng)辦了汝州市家家靚職業(yè)技能培訓學校,為了降低農村學員的開支,我們把培訓班辦到鄉(xiāng)鎮(zhèn)和村莊。學員結業(yè)后,由學校負責推薦上崗。

              我印象較深的是蟒川鎮(zhèn)牛角嶺村脫貧人員王紅利,她在家門口參加了培訓班,學會了手工編織和面點制作,結業(yè)后和丈夫開起了饅頭店,日子蒸蒸日上。

              目前,我們有家政服務、母嬰護理、養(yǎng)老護理等11個培訓項目,通過理論學習、實踐操作、上崗實習的“一條龍”培訓模式,把家政人員培養(yǎng)成集保潔員、炊事員、服務員于一身的“多面手”。像王紅利一樣,已有2.36萬人在我們的培訓學校接受技能培訓,1.56萬人實現(xiàn)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。

              在參會前,我專門去拜訪了家政同行們,聽了大家對促進家政業(yè)發(fā)展的意見和建議。

              今年全國兩會,我?guī)淼慕ㄗh是進一步加強家政從業(yè)人員的技能培訓,嚴格執(zhí)行等級考核,加大培訓及就業(yè)方面的補貼等。希望培養(yǎng)多技能復合型人才,讓更多群眾實現(xiàn)技能提升、收入增長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

              (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冰珂 整理)

              要勇敢地向前奔跑

              講述人: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洛陽理工學院副院長 馬珺

            馬珺.png

              今年是我履職的第6年,我的提案是圍繞黃河流域生態(tài)保護和高質量發(fā)展的法制問題、教育教學和青年學生發(fā)展以及鄉(xiāng)村振興三方面,這和我的職業(yè)、專業(yè)緊密聯(lián)系,也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。

              回首過去5年的履職,我的感受是5年來,全國政協(xié)對地方政協(xié)工作指導越來越有力,政協(xié)系統(tǒng)展現(xiàn)出煥然一新的時代氣質,政協(xié)工作越干越有意思、越干越有勁頭、越干越有新樣子。委員履職方式也越來越豐富、履職熱情越來越高漲,能夠更好發(fā)揮政協(xié)“重要陣地”“重要平臺”“重要渠道”作用。同時,女性政協(xié)委員在政協(xié)這個大平臺上積極協(xié)商、真情建言,充分展現(xiàn)女性委員的政治素養(yǎng)、參政能力、議政水平,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、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
              政協(xié)也是一個作風嚴謹、注重學習、勤于思考、嚴于律己的團隊。2019年10月,我們到平頂山葉縣和魯山縣的貧困村調研。當時已是深秋,很多來自南方的委員沒有想到北方山區(qū)這么冷。晚上氣溫接近零攝氏度,對于他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但是沒有人抱怨,大家直接駐扎在村里和村民同吃同住,扎扎實實地開展調研,甚至休息時也都在溝通調研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和自己的思考。

              我們家是四代政協(xié)人,曾祖父是著名的抗日愛國將領馬占山。四代人的傳承詮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(xié)商制度的凝聚力,也堅定了我的愛國主義信念。同時作為一名女性政協(xié)委員,我希望廣大女同胞自尊自愛、自立自強,面對生活和工作當中的困難不氣餒,要勇敢地向前奔跑,奮斗就會有收獲。

             。ê幽先請罂蛻舳擞浾 李宗寬 郭歌 整理)

              向日葵是我們的班花

              講述人:全國人大代表、南陽市第一中學校教師 郭麗

            郭麗.png

              我叫郭麗,是南陽市第一中學校的一名化學老師。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“選擇我愛的,愛我選擇的”。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(yè),做一名好老師是我最大的心愿。

              從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那天開始,我就常常思考,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代表的我能做些什么?我走訪了多名中小學一線教師,越來越感覺到做好基礎教育責任重大。播好“種子”就是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。

              2003年大學畢業(yè)后,我來到南陽市第一中學校任教。剛上班,學校給我一個艱巨的任務——帶競賽,連續(xù)三年的暑假,都陪著學生在學生宿舍里,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學習。學生們親熱地喊我“麗姐”,我也成為他們無話不談的朋友。

              “要給學生一滴水,需要自己有一桶水”。為了提高自己的專業(yè)能力,我買了不同版本的高中教材和大學教材進行研究,力求知識的系統(tǒng)性、科學性。經常有人問,教了那么多年,你還用備課嗎?每次的課都是不同的,因為不同的學生問題是不一樣的。我對學生們的錯題進行歸類分析,如果備課時我不能想到他們做錯題的原因,就會把他們喊到身邊,仔細詢問一下。因為這樣,不僅能讓孩子們和我交心,教學上也能針對學生特點對癥下藥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              我一直認為,自信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重要保障。我曾經帶的班里有個女同學性格比較內向,和其他同學關系有些緊張。我了解到她喜歡拉小提琴,就讓她每天中午到我的宿舍,拉一會兒小提琴,再學習一會兒。元旦晚會上,她為全班演奏了一首《梁祝》,技驚四座,她也找回了自信。

              我把向日葵定成了我們的班花,每周給班級買一束向日葵。我對孩子們說,向日葵是一種永遠向著陽光的花,只要我們一起向著陽光奔跑,結果一定是美好的。

              從教20年來,從“麗姐”到“郭媽”,變的是青絲成白發(fā),不變的是對教育的熱愛。今年我有幸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,作為一名基層教師代表,深感責任重大。我一定盡心履職,努力為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(fā)展建言,為祖國培養(yǎng)更多棟梁之材。

             。ê幽先請罂蛻舳擞浾 孟向東 刁良梓 整理)

              以最快速度趕到病人面前

              講述人:全國人大代表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重癥醫(yī)學科主任 陳培莉

            陳培莉.png

              醫(yī)生來晚一秒,患者就多一分危險。忙碌是ICU的醫(yī)護人員工作的常態(tài),半夜接到急救電話是家常便飯,隨時有情況隨時就要出發(fā),必須以最快速度趕到病人面前。

              作為ICU的醫(yī)生,必須知識面廣、醫(yī)術高超,才能擔得起救治重癥病人的重任。我從事醫(yī)療衛(wèi)生工作已經10余年,業(yè)務上精益求精,曾在上海、鄭州等地的醫(yī)院進修學習,2013年,我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德國波恩訪問學習。在疫情防控期間,作為商丘市重癥學科技術帶頭人,我主動參與并主導對重癥患者的救治。同時,作為市級專家組成員,我負責商丘市及商丘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會診及醫(yī)療救治工作,還參與組建重癥救治專家組,接管商丘市立醫(yī)院重癥監(jiān)護室,負責全市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救治及病房管理工作,創(chuàng)造了無一例危重患者死亡、無一名醫(yī)務人員感染的成績。2020年,我們科室14名醫(yī)護人員參加河南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(yī)療隊,馳援武漢大學人民醫(yī)院。

              治病救人是我們醫(yī)護人員一直堅守的理念,特別是作為ICU的醫(yī)生,不到最后一刻,決不輕易言棄。

              為做好“傳幫帶”、培養(yǎng)優(yōu)秀的醫(yī)護人才,我參與建設了商丘市第一家規(guī)范管理的重癥醫(yī)學科和商丘市綜合急診重癥救治體系,不僅搶救了大量的急危重癥病人,還培養(yǎng)了一大批年輕的業(yè)務骨干。特別是擔任商丘市醫(yī)學會重癥醫(yī)學分會主任委員及重癥質控中心主任以來,我將重癥醫(yī)學救治的理念和實踐操作技能傳授給各家醫(yī)院ICU的醫(yī)護人員,助力提升全市重癥救治的整體水平。

              竭盡所能,守護生命之光,這是我的責任,但是對于家人尤其是孩子,我虧欠得很多。既然我選擇了這一行,就必須恪守作為醫(yī)生的職責,始終堅守在護佑生命、救死扶傷的臨床一線。

             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,我一定會盡心履職、為民盡責,為全面推進衛(wèi)生健康高質量發(fā)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
             。ê幽先請罂蛻舳擞浾 李鳳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整理)

            aaa.jpg

            文章編輯:施筱雯 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版權聲明 | 焦作日報社簡介 | 焦作網簡介 | 網上訂報 | 聯(lián)系我們
            版權所有: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        《焦作日報》遺失聲明熱線:(0391)8797096 郵編:454002
           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(0391)8797000 舉報郵箱:jzrbcn@163.com
            河南省“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”專項整治工作熱線:0371-65598032 舉報網站:www.henanjubao.com
           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(lián)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-1
           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41120180013
        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號:11642120  地址: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(yè)·國貿大廈 


      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            版權所有: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       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1120180013 電話:(0391)8797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