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首頁
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:撕拉片、濕版攝影……用傳統(tǒng)攝影工藝給自己留個影
新華社記者金立旺、周荻瀟
二手平臺上撕拉片相紙一盒原價70元左右,現(xiàn)在漲至3000元;寫真館里體驗一次撕拉片拍攝一張照片需300多元;專程旅游打卡拍攝撕拉片,體驗傳統(tǒng)攝影工藝……近日,隨著社交平臺上發(fā)布用撕拉片拍攝肖像照片的帖子走紅,撕拉片、濕版攝影等傳統(tǒng)攝影工藝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。
什么是撕拉片?撕拉片是一種能夠“即拍即得”的實體照片成像技術(shù),拍攝后相紙會自動顯影,無需額外沖洗。這個名字來源于早期寶麗來相機的使用方式,拍攝后需要手動從相機中撕拉出相紙,再等待顯影。現(xiàn)代撕拉片多是自動吐出相紙,但撕拉片仍作為即時成像相片的統(tǒng)稱被沿用。
據(jù)了解,寶麗來在2008年破產(chǎn)后,通過重組和推出新款相機重新吸引市場;富士Instax則通過卡通聯(lián)名、迷你相機等產(chǎn)品打入年輕人群體,有些還加入了自動對焦、藍牙打印等功能,平衡了復古體驗與現(xiàn)代便利性。
田女士日前新購一臺LOMO INSTANT相機,暗紅色的機身,復古設(shè)計,讓她愛不釋手。她說,一般在重要場合,和朋友聚會的時候才會拿出相機拍攝,拍攝完了之后,請大家簽名,再送給被拍攝的朋友。
中國攝影家協(xié)會攝影理論委員會委員趙剛認為,撕拉片成功將懷舊情緒、實體價值、社交屬性融合,成為現(xiàn)代人平衡虛擬與現(xiàn)實生活的載體,“撕拉片即時成像,即時分享,與年輕人的視覺習慣毫無違和感,因此更容易被他們接納”。
除了撕拉片,更為傳統(tǒng)的攝影工藝——濕版攝影也受到追捧。
布好燈光,安排好被攝對象的位置之后,攝影師邸晉軍走到一架古董相機后面,蒙上冠布,在磨砂屏上觀察拍攝對象的倒立影像。由于景深非常淺,隨著聚焦位置的前后移動,清晰范圍也在明顯變化。
構(gòu)圖完畢之后,邸晉軍進入暗房制作濕版底片。在一塊10x12英寸的鋁板上“攤大餅”似地均勻涂上碘化物和溴化物溶液,再放進硝酸銀乳液中浸泡四分鐘。取出之后放進片夾,合上蓋子,一張濕版底片制作完成。
“必須要在2-3分鐘內(nèi)完成拍攝,否則藥液就失效了!臂x軍一邊操作,一邊講解。這正是為什么先要布好燈光,提前進行構(gòu)圖的原因所在。在正式拍攝的時候,邸晉軍又在被攝對象頭頸部支了一個獨特的架子。這主要起著固定作用,防止拍攝對象移動導致照片模糊。
“濕版攝影的感光度很低,開到最大光圈拍攝,也需要 5秒左右的時間!臂x軍對我們說。因為配好的藥水時間有些長,藥效會受到一些影響,邸晉軍憑經(jīng)驗在光圈設(shè)置在5.6的情況下,曝光了20秒。
拍攝完畢之后,邸晉軍取出片夾,回到暗房把濕版底片放進顯影液里,影像逐步顯示在鋁板之上。簡單水沖之后,再放進定影液里,一張肖像就逐漸清晰了起來。
濕版攝影是邸晉軍進行藝術(shù)創(chuàng)作的工具和媒介,從2008年接觸濕版攝影以來,他已經(jīng)創(chuàng)作了包括《青年》《智者》《戲班》等系列作品,是國內(nèi)較早利用濕版攝影進行藝術(shù)創(chuàng)作的當代攝影師。此外,他還在工作室舉辦了40期濕版攝影工作坊,培訓了200多名濕版攝影愛好者。
另外一名濕版攝影師王洋,因為想要記錄兒子的成長而接觸濕版攝影,目前運營一家濕版攝影工作室。他說,2015年他一年才能拍三個人,到了第二年一天就可以拍三個人。目前,他的工作室已經(jīng)開始在全國范圍接單拍攝。他認為濕版攝影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機會,讓大家坐在相機面前直面鏡頭前真實的自己,從而找到自己最真實的樣子。
王洋的視頻號上記錄了不少專程前來拍攝濕版肖像的顧客。其中有一位來自杭州的女士說,在拍攝濕版照片的時候,有一種站在舞臺上、等待大幕拉開的期待感。
邸晉軍認為,用180多年前的傳統(tǒng)工藝進行拍攝,過程的儀式感、照片的物性、緩慢的節(jié)奏以及結(jié)果的唯一性和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完美,在快節(jié)奏的當下顯得尤其珍貴。“這種手工化學成像,具有獨特的色彩和肌理效果。有物性的東西,會有更高的價值,也更有溫度!臂x軍說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焦作網(wǎng)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:撕拉片、濕版攝影……用傳統(tǒng)攝影工藝給自己留個影
新華社記者金立旺、周荻瀟
二手平臺上撕拉片相紙一盒原價70元左右,現(xiàn)在漲至3000元;寫真館里體驗一次撕拉片拍攝一張照片需300多元;專程旅游打卡拍攝撕拉片,體驗傳統(tǒng)攝影工藝……近日,隨著社交平臺上發(fā)布用撕拉片拍攝肖像照片的帖子走紅,撕拉片、濕版攝影等傳統(tǒng)攝影工藝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。
什么是撕拉片?撕拉片是一種能夠“即拍即得”的實體照片成像技術(shù),拍攝后相紙會自動顯影,無需額外沖洗。這個名字來源于早期寶麗來相機的使用方式,拍攝后需要手動從相機中撕拉出相紙,再等待顯影。現(xiàn)代撕拉片多是自動吐出相紙,但撕拉片仍作為即時成像相片的統(tǒng)稱被沿用。
據(jù)了解,寶麗來在2008年破產(chǎn)后,通過重組和推出新款相機重新吸引市場;富士Instax則通過卡通聯(lián)名、迷你相機等產(chǎn)品打入年輕人群體,有些還加入了自動對焦、藍牙打印等功能,平衡了復古體驗與現(xiàn)代便利性。
田女士日前新購一臺LOMO INSTANT相機,暗紅色的機身,復古設(shè)計,讓她愛不釋手。她說,一般在重要場合,和朋友聚會的時候才會拿出相機拍攝,拍攝完了之后,請大家簽名,再送給被拍攝的朋友。
中國攝影家協(xié)會攝影理論委員會委員趙剛認為,撕拉片成功將懷舊情緒、實體價值、社交屬性融合,成為現(xiàn)代人平衡虛擬與現(xiàn)實生活的載體,“撕拉片即時成像,即時分享,與年輕人的視覺習慣毫無違和感,因此更容易被他們接納”。
除了撕拉片,更為傳統(tǒng)的攝影工藝——濕版攝影也受到追捧。
布好燈光,安排好被攝對象的位置之后,攝影師邸晉軍走到一架古董相機后面,蒙上冠布,在磨砂屏上觀察拍攝對象的倒立影像。由于景深非常淺,隨著聚焦位置的前后移動,清晰范圍也在明顯變化。
構(gòu)圖完畢之后,邸晉軍進入暗房制作濕版底片。在一塊10x12英寸的鋁板上“攤大餅”似地均勻涂上碘化物和溴化物溶液,再放進硝酸銀乳液中浸泡四分鐘。取出之后放進片夾,合上蓋子,一張濕版底片制作完成。
“必須要在2-3分鐘內(nèi)完成拍攝,否則藥液就失效了!臂x軍一邊操作,一邊講解。這正是為什么先要布好燈光,提前進行構(gòu)圖的原因所在。在正式拍攝的時候,邸晉軍又在被攝對象頭頸部支了一個獨特的架子。這主要起著固定作用,防止拍攝對象移動導致照片模糊。
“濕版攝影的感光度很低,開到最大光圈拍攝,也需要 5秒左右的時間!臂x軍對我們說。因為配好的藥水時間有些長,藥效會受到一些影響,邸晉軍憑經(jīng)驗在光圈設(shè)置在5.6的情況下,曝光了20秒。
拍攝完畢之后,邸晉軍取出片夾,回到暗房把濕版底片放進顯影液里,影像逐步顯示在鋁板之上。簡單水沖之后,再放進定影液里,一張肖像就逐漸清晰了起來。
濕版攝影是邸晉軍進行藝術(shù)創(chuàng)作的工具和媒介,從2008年接觸濕版攝影以來,他已經(jīng)創(chuàng)作了包括《青年》《智者》《戲班》等系列作品,是國內(nèi)較早利用濕版攝影進行藝術(shù)創(chuàng)作的當代攝影師。此外,他還在工作室舉辦了40期濕版攝影工作坊,培訓了200多名濕版攝影愛好者。
另外一名濕版攝影師王洋,因為想要記錄兒子的成長而接觸濕版攝影,目前運營一家濕版攝影工作室。他說,2015年他一年才能拍三個人,到了第二年一天就可以拍三個人。目前,他的工作室已經(jīng)開始在全國范圍接單拍攝。他認為濕版攝影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機會,讓大家坐在相機面前直面鏡頭前真實的自己,從而找到自己最真實的樣子。
王洋的視頻號上記錄了不少專程前來拍攝濕版肖像的顧客。其中有一位來自杭州的女士說,在拍攝濕版照片的時候,有一種站在舞臺上、等待大幕拉開的期待感。
邸晉軍認為,用180多年前的傳統(tǒng)工藝進行拍攝,過程的儀式感、照片的物性、緩慢的節(jié)奏以及結(jié)果的唯一性和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完美,在快節(jié)奏的當下顯得尤其珍貴!斑@種手工化學成像,具有獨特的色彩和肌理效果。有物性的東西,會有更高的價值,也更有溫度。”邸晉軍說。
![]() |
|
![]() |
焦作網(wǎng)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|
|